【記者 李淑慧】

台灣保險業發展了40多年,民眾現在購買保險商品,還是「儲蓄」重於「保障」。這幾年投資型保單冒出頭,民眾投保,更是「投資」重於「保障」,保險觀念相當落伍。

民眾的投保觀念之所以偏差,保險公司難辭其咎。

過去三、四十年,老壽險公司大賣儲蓄保單,尤其是短年期、躉繳型的儲蓄險。最主要的理由是,儲蓄險保單保費較貴,保障又少,壽險公司可以收到很多的保費,但所負擔的保險責任又輕,何樂不為?

然而,保戶可就慘了,依據壽險公會的資料,台灣民眾壽險有效契約的平均保額,數十年來從來沒有超過100萬元。也就是說,萬一保戶發生不幸,家人可以領的理賠金只有數十萬元,保障何在呢?購買保險卻完全沒有發揮功能。

儘管政府積極推動加強民眾保險保障的方案,壽險業的做法卻背道而馳。現在壽險業銷售投資標的僅有3年期的連動債券保單,等於鼓勵保戶在三年後就可以解約退場。請問:這到底是保險商品?還是投資商品?保險公司乾脆改行當投資公司算了。

老實說,這種短年期的投資型商品,對保險公司本身的資產累積沒有幫助,但對市占率有很大幫助,壽險公司總經理的績效很容易被彰顯。

業者把保險商品當成投資商品來賣,甚至變相鼓勵民眾短線操作。保險公司不僅違背保險精神,更沒有盡到該有的社會責任。

【2008-03-24/經濟日報/C1版/財富管理/金融活動】 

-------------------------------------------------------------------------
《新聞分析》想自保權益 費用結構要弄清楚
【陳欣文】

投資型保單不是錢全部拿去投資,其他費用搞不清楚,不但是壽險 公司和消費者糾紛的主要來源,也是消費者憤而解約的最大源頭。

對於不是月繳的保戶來說,短期全球股市的劇烈波動,可能嚴重侵蝕到投資帳戶價值,一旦該帳戶沒有足夠的錢來付買保險的成本,保單就要面臨停效、失效!

姑且不論每家保險公司每個月的帳管費用,光以買保險的費用來看,因為是採自然費率,也就是年紀越大費用越高,消費者就應該特別留意。

以某外商保險公司的投資型保單為例:女性五百萬壽險保障的投資型保單,二十歲的時候每個月只要一百五十五元、三十歲的時候就要二百零五元,到四十歲則要三百九十五元、五十歲則要一千零一十元。男性的費率則更高。

如果消費者投保一千萬壽險保障的投資型保單,以年繳方式支付保費,四十歲女性一年光是要繳納的保險成本就要四千七百四十元,再將上每個月的帳管費用一百元、一年一千兩百元,其他的部分才是拿來投資。

由於投資型保單連結標的多是基金,且沒有年繳保費的優惠,因此採每月繳保費的方式其實比較能享受到基金定期定額的優勢,且沒有掌握進場時點的困擾,也才能有效降低投資帳戶價值短期內大幅縮水的風險。

投資型保單近年來雖然熱賣,但是糾紛也越來越多,主因都起於消費者對於費用結構不夠清楚,因此有越來越多解約的案件。

雖然目前沒有公開各險種解約率的數據,但是根據二○○六年整體 保險給付金額六千四百八十三億元,其中解約金額給付二千零九十八億元,占整體約三十二.四%來看,高居不下的解約率可見消費者在投保之前的莽撞。

畢竟投資型保單最大優勢在於用便宜的錢買到比傳統終身壽險更多的壽險保障,保單停效、失效最不划算,消費者最好以每個月繳納保費方式來保障都有足夠金額買到保險,並定期檢視投資績效或是適時轉換投資標的,才不會保障、投資兩頭空!

工商時報 C1/理財趨勢 2008/03/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