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理財網 2008/09/12  
 
 【經濟日報╱記者 李淑慧】
依據主管機關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國人購買壽險契約的平均投保金額為73.71萬元,比去年底平均保額98.9萬元少了26萬元。

所謂壽險是一旦保戶發生意外事故或罹患疾病身故時,保險公司理賠給保戶家屬的一筆錢。如果家中的經濟支柱身故,保險公司只理賠73.71萬元,這筆錢恐怕連拿來支付房貸都不夠,保戶家屬的生活也可能很快就陷入困境。

國人歷年購買壽險契約的平均保額都很低,只有民國84年平均保額達到102萬元,這也是最高紀錄。之後每年平均保額不斷往下降,民國92年更下降至只剩52.2萬元。

主管機關這幾年以各種鼓勵方法希望保險公司多賣一點保障型的保單,以提高國人的保險保障,一開始尚有起色,92年到97年,每年的平均保額都有緩步增加,去年底達98.9萬元,已經接近100萬元;但到了今年上半年,又一下子跌到73萬元。

為什麼台灣民眾購買保單的保額都不高?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台灣民眾不瞭解保險真正的意義。大多數民眾購買保險,都希望「活著也可以領到錢」,而不是「死了才可以拿到錢」,因此喜歡購買儲蓄險;但儲蓄險很貴,民眾買的保額因此並不高。

這幾年台灣處於低利率,傳統的儲蓄險變得更貴,保險公司於是轉而銷售投資型保單。依據保險公司統計,在所有新契約中,現在每十張保單就有六張是投資型保單,只有四張是傳統保單,可見投資型保單已經變成目前市場主流。

但投資型保險商品本質上是一種保險商品,民眾投保時,還是要先注意自己的壽險保障夠不夠。

每個人依其生命周期需求不同,會有不同保險需求,但在規劃以保險為「儲蓄」或「投資理財」工具前,民眾宜先檢視自身「保障」是否已足夠。

針對預算有限的民眾,保費較便宜的純保障定期壽險,不失為一種選擇。保障型保險是指只有死亡保障,不提供滿期金或生存保險金。因為保障型保險不需要還本,因此保費相當便宜,民眾可以買到較高的保額。以30歲女性購買30年期、保額300萬元的定期壽險為例,每年繳交保費只要1萬多元。

民眾到底應該購買多少保額才夠?可以到壽險公會網頁,有保障型保險商品專區,輸入自身的資料之後,就會有建議保額,民眾可以藉此檢視自己的保障缺口。

【2008/09/12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