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1 特殊情況下的建議檢查項目
許多人都聽過這句話「生贏,雞酒香;生輸,六塊板」,可見懷孕生產對女性來說有著極大的風險,而產檢制度的建立,正是為了讓醫師能確實掌握母體與胎兒的健康狀況,將各種風險降至最低。不過,懷孕過程難免會發生不可預期的狀況,且每位準媽咪的個別問題也不盡相同,除了按時做好產檢之外,如果有比較特殊的情況,可請醫師為您進行適切的檢查,以確保懷孕生產的安全。

早期超音波檢查
目前全民健保僅針對孕期20~24週的超音波檢查提供給付,但為了及早確認準媽咪的健康與胎兒的發育狀況,建議可在懷孕5~8週左右先進行一次超音波檢查。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表示,透過早期超音波的檢查,可確認胚胎著床位置、胎兒心跳、胎盤位置、胚胎數目、羊水量等,如果發現有子宮外孕或多胞胎的情形,可預作處理,提供準媽咪及胎兒最佳的照護。
子宮頸閉鎖不全診斷
在正常情況下,準媽咪的子宮頸應該是呈現關閉狀態,但有些準媽咪因為曾有早產或流產記錄,容易造成子宮頸無法完全閉鎖,導致子宮頸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而擴張,再次出現早產或流產的情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副教授暨主治醫師鄭博仁表示,為了避免此種情況發生,建議曾有相關產科史的準媽咪可事先提出,請醫師在早期透過超音波一併進行檢查,確認子宮頸是否閉鎖不全,進而及早採取適當的處置。
子宮厚度評估
「一次剖腹產,未必終身剖腹產」的觀念愈來愈被接受,許多曾經剖腹產的準媽咪,也希望能嘗試自然生產。鄭博仁醫師表示,準媽咪有此需求時,建議在36週左右進行超音波檢查,評估子宮壁的厚度,通常如有超過0.5公分,生產時發生子宮破裂的機率就不大;但如果少於0.5公分,就可能需要重新評估是否可採行自然生產

過期妊娠檢查
一般來說,準媽咪大多會在38~40週之間生產,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志堯表示,如果超過40週仍未有產兆,就應該增加產檢頻率,密切注意胎兒的狀況,確認胎盤功能是否有變差的跡象。值得注意的是,若超過42週仍未生產則屬於過期妊娠,此時母體的羊水量會逐漸減少,胎兒活動空間相對減少,容易發生臍帶纏繞的危險;另外,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胎盤會逐漸老化,影響母體提供氧氣與營養的功能,使胎兒處於危險狀態,所以準媽咪更應該與醫師保持密切聯繫,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催生或引產。

自費產檢項目有哪些該做?
【準媽咪的疑慮】
「上次去產檢時,護士小姐給了我一些自費檢查的說明單,提醒我可以考慮進行自費檢查,回家後打電話去問生過小孩的朋友,大家的說法卻南轅北轍,讓我覺得很傷腦筋,到底我該不該做自費檢查的產檢項目呢?」
【準媽咪該知道的正確觀念】
就目前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準媽咪在確定懷孕後,會由各全民健康保險特約婦產科醫院及診所發給「孕婦健康手冊」,並提供10次免費的產檢。
評估風險高的項目進行篩檢
由於醫療成本與效益的考量,政府無法提供普及性的全方位檢查來照顧所有準媽咪的需求,因此,針對部分涉及染色體或先天性異常的相關檢查,便將其列為自費項目,由醫師依據準媽咪的個別需求,提出是否需要進行檢查的專業建議。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副教授暨主治醫師鄭博仁指出,在國外會先評估孕婦的家族史、生產史等,針對風險較高或發生率較高的疾病進行篩檢,建議準媽咪也可依循此原則,做為是否要進行自費產檢的判斷基準,再進一步與產檢醫師溝通討論。
特殊產檢降低生產風險
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表示,所謂的自費檢查就是沒有強制性,準媽咪在聽取醫師的意見後,可針對自我需求及經濟狀況加以考量,再決定是否要進行自費產檢以及要做哪些項目。一般來說,醫師會建議準媽咪自費進行下列檢查,包括了唐氏症篩檢、羊膜穿刺、精密超音波、B型鏈球菌檢測、妊娠糖尿病篩檢等;當然,如果準媽咪本身為高危險群,或是有家族病史、過往生產史,則會建議針對特定項目做檢查,以降低孕期或生產可能出現的風險。

~原文刊載於2008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