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陳宥臻/台北報導】

現代國人的投保率已高達176%,等同每人平均擁有近兩張保單,但是據雜誌統計,還有1,250萬人想投保,達台灣人口的二分之一。銀行財富管理主管建議,民眾可從「雙十定律」規劃個人的保額與保費,不同年齡層適合的保險類型也不盡相同。

新竹商銀財富管理主管指出,關於個人保費與保額多少才算合理,可依據「雙十定律」來規劃。第一個十為「保險金額為家庭年收入的十倍」最適當;第二個十為「家庭保費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0%」最合宜。

銀行主管解釋,這是因為美國經濟學者針對個人的平常消費,將理財行為劃分為三大部分。首先,生活支出占率60%為佳。因為整體而言維持基本開銷與生活品質外,至少得準備年收入的60%當作貸款資金、緊急預備金及子女教育費用。再者,投資理財占率以30%為佳、風險趨避占率10%。因此財富管理專員多會建議,保險費用支出規劃最基本為10%,用來保護其餘90%的資產。

以黃先生一家四口雙薪工作、年收入150萬元家庭為例,至少保費支出要達15萬元,其平均每人3.75萬元的保費,足以規劃出基本的保險需求。包含傳統型保單的壽險、醫療保障;若以保費較低的投資型保單為標的,就更好規劃了。

試算出最適保額與保費後,再進階就是規劃保險種類。銀行財富管理以最簡單的家庭責任需求,配合個人經濟需求曲線,設計出簡單的公式。

例如壯年期的保戶正值收入最豐且家庭責任最重的階段,適合的保險類型建議為「保障型、醫療型、健康險、定期險、投資型保單」。老年期適合的保險類型為「醫療型、稅賦規劃保單、年金保險、利率變動商品、投資型保單」。青春期則適合「醫療型、保障型、增值還本型及投資型保單」。

【2007/05/02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