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范姜群閔╱台北報導〕
你知道台灣民眾在進行退休規劃時,最常使用的理財工具是什麼嗎?根據調查,有將近8成台灣民眾規劃退休生活時,最常使用的理財工具是儲蓄。
全球及台灣民眾又是以什麼理財工具規劃退休生活?英國牛津大學老齡研究所所長哈潑(Prof. Sarah Harper)教授表示,根據調查,約二分之一的已開發地區、四分之一開發中地區的受訪者認為,儲蓄是主要的退休經濟來源,而台灣則是有78%的受訪者以儲蓄作為主要的退休經濟來源,然後才是年金、股票股利。
匯豐人壽的「未來退休生活」調查則發現,退休前的台灣民眾對退休生活的憂慮項目中,最高的是疾病殘廢49%,其次為金錢不足43%及沒有依靠40%;但退休後的台灣民眾對退休生活的憂慮項目中,則是疾病殘廢39%、沒有依靠39%、金錢不足38%。哈潑據此表示,未退休的台灣民眾較憂慮退休生活,但實際退休後才發現沒那麼嚴重。
至於要如何規劃完整、周全的退休生活?匯豐銀行個金事業處資深副總莊懷德建議,可從訂定退休生活明確目標、計算可能的退休保障缺口、選擇合適標的及定期審視並適度調整等4大步驟進行。
莊懷德說,許多民眾常因太晚進行退休規劃或無法持之以恆、金額不夠或保障不足、投資組合不適當、退休初期花費過高等疏失,而導致無法達到原定的退休生活規劃。
【2008-06-17 自由時報 第B06版╱大社會 范姜群閔】
---------------------------------------------------------------------
退休商品搭配醫療險 保障更完整
退休後醫療費用日益增加,如何妥善規畫成重要課題。
【陳雪蓮/台北報導】
國民年金即將於今年10月1日上路,許多人對此寄望甚深,但對於屆時滿65歲符合請領老年年金給付的人,每個月能領的錢是3千元老年基本保證年金;而依現行規劃的月投保金額17,280元計算,現在4 0歲的人,假設投保年資25年,未來滿65歲後,每月可領的老年年金為為5千多元,雖說投保年資愈高,老年年金就可以領得愈多,但是否夠用,不無疑問。
理財專家表示,養老規劃必需靠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提供資源,而無論是勞保的老年給付或國民年金的規劃,顯然是只能補貼部分需求;而企業給付的勞工退休金部分,雖然隨著新制的實施,每個人可以帶著走、領得到,但仍不足以充分因應需求,因此,個人如何規畫補足養老金的缺口,將影響到每個人未來的退休生活品質。
學者指出,一般人領了一筆退休金後,通常會因各種因素,在約三年就把這筆錢消融掉,造成養老的困境。
尤其是,根據衛生署統計,民眾的就醫花費當中,大約有63.88%的金額,是在50歲以後產生;且60歲以上民眾,平均每人每年醫療費用超過10萬元,以國人平均餘命82歲計算,退休後每人至少需準備2000萬,才足以支付所需的醫療費用。
因此,退休理財除了要規劃維持生活品質的所得替代率之外,醫療保障也是不能忽略的重點。
近期壽險業者推出的年金等退休商品也開始強調搭配醫療險的重要性。例如保誠人壽新推出「金享健康退休專案」,提供限期優惠期間投保享有第2~7年5%基本保費的加值回饋金,為了協助民眾規劃退休金及醫療雙重保障,還特別搭配定期醫療健康險附約及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的定期保險附約。
保誠人壽指出,以附約方式搭配定期醫療健康險保障保費較低,民眾可以趁年輕時,在預算有限的條件下,將較多的資金投注於退休規劃,同時享有醫療健康險的保障,且於定期健康險到期後,可轉換為一年期實支實付健康險附約,且保證續保,不因年紀及體況不佳而被拒於醫療保險大門之外,保戶不必擔心退休後的健康保障縮水。
工商時報 D5/保險理財 2008/06/17
----------------------------------------------------------
你知道台灣民眾在進行退休規劃時,最常使用的理財工具是什麼嗎?根據調查,有將近8成台灣民眾規劃退休生活時,最常使用的理財工具是儲蓄。
全球及台灣民眾又是以什麼理財工具規劃退休生活?英國牛津大學老齡研究所所長哈潑(Prof. Sarah Harper)教授表示,根據調查,約二分之一的已開發地區、四分之一開發中地區的受訪者認為,儲蓄是主要的退休經濟來源,而台灣則是有78%的受訪者以儲蓄作為主要的退休經濟來源,然後才是年金、股票股利。
匯豐人壽的「未來退休生活」調查則發現,退休前的台灣民眾對退休生活的憂慮項目中,最高的是疾病殘廢49%,其次為金錢不足43%及沒有依靠40%;但退休後的台灣民眾對退休生活的憂慮項目中,則是疾病殘廢39%、沒有依靠39%、金錢不足38%。哈潑據此表示,未退休的台灣民眾較憂慮退休生活,但實際退休後才發現沒那麼嚴重。
至於要如何規劃完整、周全的退休生活?匯豐銀行個金事業處資深副總莊懷德建議,可從訂定退休生活明確目標、計算可能的退休保障缺口、選擇合適標的及定期審視並適度調整等4大步驟進行。
莊懷德說,許多民眾常因太晚進行退休規劃或無法持之以恆、金額不夠或保障不足、投資組合不適當、退休初期花費過高等疏失,而導致無法達到原定的退休生活規劃。
【2008-06-17 自由時報 第B06版╱大社會 范姜群閔】
---------------------------------------------------------------------
退休商品搭配醫療險 保障更完整
退休後醫療費用日益增加,如何妥善規畫成重要課題。
【陳雪蓮/台北報導】
國民年金即將於今年10月1日上路,許多人對此寄望甚深,但對於屆時滿65歲符合請領老年年金給付的人,每個月能領的錢是3千元老年基本保證年金;而依現行規劃的月投保金額17,280元計算,現在4 0歲的人,假設投保年資25年,未來滿65歲後,每月可領的老年年金為為5千多元,雖說投保年資愈高,老年年金就可以領得愈多,但是否夠用,不無疑問。
理財專家表示,養老規劃必需靠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提供資源,而無論是勞保的老年給付或國民年金的規劃,顯然是只能補貼部分需求;而企業給付的勞工退休金部分,雖然隨著新制的實施,每個人可以帶著走、領得到,但仍不足以充分因應需求,因此,個人如何規畫補足養老金的缺口,將影響到每個人未來的退休生活品質。
學者指出,一般人領了一筆退休金後,通常會因各種因素,在約三年就把這筆錢消融掉,造成養老的困境。
尤其是,根據衛生署統計,民眾的就醫花費當中,大約有63.88%的金額,是在50歲以後產生;且60歲以上民眾,平均每人每年醫療費用超過10萬元,以國人平均餘命82歲計算,退休後每人至少需準備2000萬,才足以支付所需的醫療費用。
因此,退休理財除了要規劃維持生活品質的所得替代率之外,醫療保障也是不能忽略的重點。
近期壽險業者推出的年金等退休商品也開始強調搭配醫療險的重要性。例如保誠人壽新推出「金享健康退休專案」,提供限期優惠期間投保享有第2~7年5%基本保費的加值回饋金,為了協助民眾規劃退休金及醫療雙重保障,還特別搭配定期醫療健康險附約及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的定期保險附約。
保誠人壽指出,以附約方式搭配定期醫療健康險保障保費較低,民眾可以趁年輕時,在預算有限的條件下,將較多的資金投注於退休規劃,同時享有醫療健康險的保障,且於定期健康險到期後,可轉換為一年期實支實付健康險附約,且保證續保,不因年紀及體況不佳而被拒於醫療保險大門之外,保戶不必擔心退休後的健康保障縮水。
工商時報 D5/保險理財 2008/06/17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