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雜誌| 2008年6月9日|

在準媽媽們懷孕第6~8週時就開始進行第一次的產檢了,在懷孕40週期間,準媽媽們要如何把握機會,向醫師提問心中的疑惑並得到解答呢?本文的18個問題,讓妳切中孕期的問題核心。妊娠第一期(17週前)
對準媽咪來說,妊娠的第一期有許多事是新奇的,從得知懷孕、領到媽媽手冊的欣喜開始,妳是否心中充滿了疑問?這時候妳應該詢問醫師以下6個問題:
Q1.:產檢流程與意義為何?
A:每一次的產檢項目在媽媽手冊當中都會清楚的列出來,但仍有許多準媽咪不清楚產檢的目的以及重要性,建議準媽咪們可以詢問醫師各項檢查的意義,以及自己的狀況是否符合標準值,將更能掌握孕期身體的變化。
Q2.:是否應該調整飲食習慣?
A:
剛知道自己懷孕的準媽媽們,在確定懷孕前,可能都還是循著自己習慣的方式生活,但在得知懷孕之後就應該主動詢問醫師是否有調整的必要。尤其是飲食,因為吃到體內的物質對胎兒影響甚鉅,準媽咪不得不小心,如果本身有抽菸或是喜歡食用刺激性食物的習慣,應詢問醫師該如何戒除或有其他食物可以替代,以減輕對胎兒的不良影響。
Q3.:目前使用的藥物(包含口服及外用)是否會影響胎兒?
A:
如果平時有服用藥物的準媽咪,不論藥物的用途是什麼,都應該要詢問妳的婦產科醫師是否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正生婦幼聯合診所院長陳先正表示,因為藥物種類眾多,準媽媽如果可以提供處方箋或藥物的包裝將使醫師更容易做判別;有些孕媽咪可能在看診或買成藥前會告知自己是孕婦的身分,但陳先正建議,還是要將藥物讓婦產科醫師確定沒問題較為保險。
Q4.:可否隨時做超音波檢查?
A:
幸福婦產科院長吳伯瑜表示,大部分懷孕婦女月經多不規則,因此在懷孕初期階段做超音波檢查有利於確認懷孕週數,並檢查胚胎位置是否正常,如有子宮外孕等情況也較有時間做應對的處理。此外,選擇隨時可做超音波檢查的醫療院所,對總是擔心腹中胎兒情況的準媽媽較為便利。
Q5.:可否繼續使用平日常用的交通工具?
A:
每位孕媽咪習慣使用的交通工具都不同,許多通勤的已婚婦女常使用摩托車往返公司與住處,或是騎腳踏車到捷運站再更換交通工具。陳先正表示,一旦確定懷孕之後,尤其在初期胎盤著床尚未穩固時,建議孕媽咪不要使用太過巔簸的交通工具,如:摩拖車等。
Q6.:早產的跡象有哪些?
A:
在妊娠第一期中最需要密切注意,也最需要小心的就是預防早產,所以孕媽咪們應該對早產有初步的認識,了解早產的徵兆,如果出現一陣陣的腰痠感、分泌物變多夾雜血跡等早產跡象,就應該立即就醫檢查。


妊娠第二期(17週~30週)
在妊娠第二階段掌握身體變化及生活上大小事,妳應該向醫師詢問以下6個問題。
Q1.:身體外部會有哪些變化與不適?
 A:
於懷孕的第二階段胎兒的狀況較為穩定,但隨著寶寶快速的成長,母體的負荷將越形沉重,許多不適的狀況也就紛紛出爐。醫師建議準媽咪們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諸如:水腫、皮疹搔癢、心悸等,有任何狀況都可以詢問婦產科醫師,不要忽略任何不舒服的感覺或隨便服用成藥。
Q2.:胎兒的生長狀況如何?

 A:胎兒的生長狀況是準媽咪們最關心的問題了,不論是任何時期,胎兒的大小以及健康都應該把握產檢時機詢問醫師。此外,如果感覺到腹中的胎兒有不對勁的狀況,如:很久沒有胎動,或是該出現胎心音時卻遲遲無法監測到,此時就需要做超音波檢查,進一步確定胎兒的發育狀況。
Q3.:胎兒的性別為何?
 A:
吳伯瑜表示,懷孕大約14~18週可以確定胎兒的性別,想早點知道的準媽媽也可以在做超音波檢查時詢問醫師,以便早點準備胎兒出生時的衣物或用品;不過由超音波測得的胎兒性別也可能有錯,與胎兒的姿勢有關,也有些胎兒在媽媽子宮裡的姿勢是無法看到性徵的。
Q4.:懷孕了可以出去旅行嗎?
A:
陳先正指出,站在醫師的立場通常是不建議孕婦出遠門,也不希望孕婦太過勞累,如果非得出遠門不可,也要採取比較平穩的交通工具,以免對胎兒產生影響;若準媽咪仍然有旅遊計畫最好先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原則上懷孕的前3個月需要特別注意旅遊的安全,而航空公司也規定不准懷孕35~36週的孕婦上機,除非有事先繳驗醫生所開的證明,因為高空中的飛機機艙環境可能刺激早產。
Q5.:我可以照X光嗎?
A:
一般而言,懷孕若超過一個月後,因醫療原因需要,少量的照射X光是沒有問題的,陳先正以實驗數據說明,若懷孕一個月以上,胎兒已經成形,對於輻射的敏感度下降,因此,若照射量不超過5rad,不會對胎兒有不良影響,而一張X光才N mini rad ,準媽媽們不用太過擔心。
Q6.:孕期可以施打疫苗嗎?
A:
可能有許多準媽咪會害怕自己一旦生病感冒需要吃藥,或有其他併發症,可能對胎兒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想施打流感疫苗或其他疫苗接種,卻又不禁擔心疫苗也是病菌,到底可不可以注射呢?陳先正表示,建議準媽咪懷孕6個月以上再施打疫苗,但如果沒有必要最好避免,尤其如果疫苗的病毒是活性的,對胎兒影響的風險更大,最好不要施打。


生產之前
準媽咪可能無法掌握生產時的情況和處理的方式,因此在生產前,建議準媽咪釐清下列6大問題。
Q1.:待產及生產時是否可以待在同一個病房內?

A:有一些醫院的LDR病房,是可以讓待產與生產的媽咪們在同一個房間內度過,避免已經受陣痛之苦的孕媽咪們,還得在生前產由待產室被搬運到產房,陳先正認為這是一個發展的目標,不過首先需要克服待產室與產房合一後,可能會有消毒不完全的狀況。
Q2.:待產及生產時誰可以陪在我身邊?
A:
目前大部分的醫療院所都可以開放親人在媽咪身旁陪伴生產,準媽咪可以先自行想清楚,誰在生產的過程中最能給予妳支持的力量,陪伴的人不一定要是伴侶,也可以是家人或女性朋友。

Q3.:醫院將如何照護待產及生產的準媽媽?
A:醫療院所都有一套生產前的準備程序,這部分可稱為生產計畫,準媽咪可以事先擬定自己想要的處理方式,如:是否需要剪開會陰、剃陰毛、靜脈注射等問題,與妳的婦產科醫師討論;任何醫療程序,孕媽咪們都應該要問?什麼,請醫護人員解釋,但也不用一昧的排斥,醫師可以視個人的生產情況做配合。
Q4.:醫院將如何減輕生產時的疼痛?
A:
除了藥物之外,還有許多方式可以減緩生產時的疼痛,例如淋浴、按摩或是聽協助放鬆的音樂,準媽咪可以事先提出問題,評估醫院可以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Q5.:可以做什麼樣的運動協助生產及消除痠痛?
A:
得知懷孕後孕媽咪便可以從事一些和緩的運動,如:散步、游泳等,有助於生產順利,到了生產前也可以經由醫護人的指導,做些順產及舒緩痠痛的簡單體操。
Q6.:醫院有什麼輔助哺乳的措施?
A:
新手媽媽對於哺乳可能會發生許多問題,因此醫院要如何來協助媽咪哺餵母乳是十分重要的。世界衛生組織鼓勵,在寶寶出生的1個小時內應該讓母子有肌膚之親的時間,並接受哺餵母乳的教導,目前在台灣也有許多醫療院所採取「母嬰同室」,利於刺激媽媽分泌更多奶水。


4大提問技巧
1.清楚形容自己的症狀,包含持續幾天、顏色、感覺。
2.說明自己的需求、不舒服的部位,善用肢體語言。
3.可以將問題寫下來放在媽媽手冊裡做提醒和追蹤。
4.不要不好意思向醫師提問。


~原文刊載於2006年《媽媽寶寶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