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賺10%,複利威力、富麗一生
3種投資方法,10年成果比一比
================================================
文◎郭莉芳
如果能夠每年賺10%,只要花7.2年的時間,資產便會增值為雙倍。如果你還在冀望透過重押一支強棒股,或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讓你身價翻好幾倍,小心可能未見獲利,反而虧損連連。實際一點,透過「資產配置」的魔術,才能讓你年年都賺錢。
陳爸爸這幾年來很苦惱,擁有一對寶貝兒女的他,為了提早儲蓄子女教育金,過去總是很積極地投資。只要有閒錢,他便拿來投資,生怕把錢放在銀行定存後,新台幣會愈變愈薄,丁點利息被通貨膨脹吃光光。偏偏天不從人願,不管是投資基金,還是買股票,陳爸爸的投資未見獲利,卻因為空頭市場而虧損連連,積極理財的結果,卻是財富愈理愈少。
傅爸爸也很有憂患意識,為了儲備孩子的教育金與自己的退休金,他也像陳爸爸一樣積極理財。不過,傅爸爸謹守自訂的資產配置原則,由於不能忍受太大的虧損風險,他自認是個稍嫌保守的穩健投資人,不管市場的多空變化,他都把至少40%的比例放在固定收益的產品上,例如定存、儲蓄險、債券基金等。再加上慎選標的、不盲目投資,因此整體資產每年還是以平均10%幅度不斷累積成長。

資產配置才是致富關鍵
過去許多理財人士期待透過一種投資工具,就能創造年年獲利成長的效果,這也是基金公司最喜愛灌輸的片面資訊,誤以為「只要長期投資共同基金,累積財富非夢事」。事實上,想透過一兩支共同基金,通過長期的多空嚴苛考驗,讓資產穩健增值,不是不可能,只是機率微乎其微。
根據Financial Analyst Journal月刊針對美國81支退休基金中長期的績效調查發現,有90%的投資成果來自於「資產配置 」(Asset allocation),決定僅有10%的績效是來自「熱門牌」、「預測行情」、「技術分析」的因素。換句話說,只要做好資產配置,便有九成的機率能讓資產持續增值;反之若是單靠判斷投資時點、選擇投資標的,則可能只有一成的機會。

年年獲利10%的神奇效果
資產配置真能發揮神奇的效果嗎?先來看看以下的三個例子。假設張三、李四、王五三人在十年前各有100萬元,而張三選擇放在銀行定存;李四選擇全數投入台灣股市;王五則透過資產配置,每年的投資報酬率約在10%不等。一起來看看在擁有一樣本金的前提下,透過不同的投資工具,十年後三個人的資產變化如何。

保守的定存族:張三
擁有100萬元,十年來都放在銀行定存,每年的本利合年年續存。
備註:上述利率以第一銀行1995~2004年之單年1月分公告一年期利率為例。

積極的股票族:李四
擁有100萬元十年來都投入台灣股市資產淨值隨著指數漲跌資金全部都沒有出場。
備註:上述投資報酬率以台股每年年末最後一個收盤指數減去年初第一個收盤指數再除以年初指數為漲跌幅為例。

穩健的資產配置族:王五
擁有100萬元,十年來透過資產配置穩健投資,每年的投資報酬率有高有低,假設平均報酬率為10%。
透過上述的三個例子可以明顯看出,若是保守的定存族,十年前的100萬元如今可增值為157萬餘元。但是在全球性資金過剩年代,低利率將成為長期趨勢,若想要單靠定存利息收益,資產雖可保值,但增值的速度卻十分緩慢。
若是積極的股票族將全部資金投入台股,收益有如坐雲霄飛車般,過去十年單年最高上漲34.02%,資產馬上增值三成多;單年跌幅最高43.91%,資產馬上縮水四成多,十年後的總資產迄今只剩70萬餘元,等於縮水三成。
若是穩健的資產配置族,雖然收益未見大好,但因配置得當而能規避市場下跌風險,將平均獲利鎖在10%,因此十年下來資產增值了2.5倍。而上述的例子還未將王五在這十年當中每年繼續賺到的薪資等所得算進去,如果王五能夠將每年的結餘一起投入,資產增值的速度將更快速。

透過資產配置以10%為努力目標
或許你認為獲利10%沒什麼了不起,但若從現在起,你可以每年達到10%的獲利目標,再將之比對每年1.5%的定存利率,以72法則來計算其中的差異。每年都能獲利10%的意思就是可以在7.2(72÷10)年後資產double;但若只是把錢放在銀行定存,則需要48年(72÷1.5)才能增值為雙倍,等於是要花6.6倍的時間。

◎名詞解釋:72法則
72倍增法則是一種計算財富倍增所需時間的簡單算式。72為分子,投資報酬率為分母,兩者相除即為財富倍增所需的時間。
舉例來說:小陳目前有50萬元,他想知道投資在報酬率為12%的工具時,要經過多久50萬元才可以變成100萬元。依照72法則,將72÷12,得到的答案6,也就是六年後小陳的資產可以從50萬元變成100萬元。若所投資的工具報酬率為8%時,則須9年的時間(72÷8=9)。
但是每年平均10%的報酬率,並非單靠一或兩種投資工具就能達到,理財專家所強調的便是透過資產配置的方式來達成此一目標。所謂的「資產配置」,簡單來說就是將資產分別投資到不同的資產類別中,透過資產組合分散風險,並經由長期持有與持續投資來累積報酬,以達到預期報酬率的一種投資組合策略。
普羅財經副總經理曾志堯表示,投資市場必有波動風險問題,投資人無法精準判斷市場,即使短期預期正確,市場的未來表現也往往出人意表。正因為抓不準投資時點,因此需要透過資產配置降低投資風險。因此資產配置的主要目的並非追求資產的最大報酬,而是降低資產的最大投資風險。

配置比重因人而異
既然資產配置的重點在於「分散風險」,那麼資產分配的標的是不是愈多愈好呢?寶源投顧企畫研究部協理張翠玲建議,投資標的過多有無暇管理之虞,最理想的標的數目最好介於5~10種,超過10種標的已是太多。配置的原則則可依照理財性格、人生階段、資產規模、理財技能等,隨著年齡與收入的不同,資產配置也會跟著調整,調整幅度大小則與預期報酬有關。
TIPS:影響資產配置的5個因子
1.理財性格:關係到你的風險承受度
2.人生階段:關係到你離理財目標的年限
3.資產規模:關係到你可以配置的標的與預期報酬
4.理財技能:關係到你的配置與管理能力
5.金融產品特性:關乎預期報酬與風險承受度
資產配置的法則並無通則可循,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配置考量,張三的配置無法適用於李四,或即使李四的預期報酬與王五相同,但因為兩人的年齡與風險承受度不一樣,也可能有不同的配置建議。在接下來的篇章中,我們將教你如何從不同收益率的組合工具中,聰明配置出年年10%報酬率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