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癌症的人口一直在增加
而罹癌年齡也一直在下降
癌症險的規劃也確實有其必要
做好規劃,是對自己負責,也能讓自己和家人無後顧之憂^^
==================================
●抗癌醫療費雖所費不貲 但可換來高存活率
文/吳易書
癌症目前仍居於我國死亡原因的首位,依衛生署93年全國死因統計,每10萬人口中就有160人死於癌症,其中又以肺癌及肝癌佔率最高,每10萬人口死亡31人,其次是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及胃癌,每10萬人口死亡人數分別為17人、12人及11人。
為照顧癌症病人,健保自開辦起即將癌症列為重大傷病範圍,免除自行部分負擔,並給付放射線、化學藥物等相關治療,總計目前健保已給付300項以上的抗癌藥物,並提供電腦斷層造影、磁振造影及正子造影等高科技診療項目,大為提升癌症的診療能力及存活率。依衛生署統計,92年惡性腫瘤的就診率,每10萬人口為1500人,耗費的門住診醫療費用約為220億。
雖然醫療費用所費不貲,不過健保局依85年至88年初次因結腸癌、肺癌及乳癌申請重大傷病卡的個案進行追蹤,發現這3種癌症4年來的5年存活率皆呈微幅上升,若與歐洲各國及美國比較,統計結果如下:
我國結腸癌男性5年存活率42﹪、女性46﹪,與丹麥(男性43﹪、女性48﹪)、英格蘭(男性46﹪、女性46﹪)及蘇格蘭(男性45﹪、女性47﹪)的存活率相當,在與23個歐美國家比較後發現,台灣結腸癌病患5年存活率與歐美國家水準相近。至於肺癌部分,國內男性5年存活率11﹪、女性14﹪,與荷蘭(男性12﹪、女性12﹪)及德國(男性11﹪、女性11﹪)存活率相當,與歐美國家水準亦相近。
而國內女性乳癌5年存活率為68﹪,與威爾斯(70﹪)、斯洛維尼亞(67﹪)及葡萄牙(71﹪)存活率相近,也與歐美國家水準相差不遠。
健保局表示,影響癌症存活率的因素,除治療技術外,與是否即早發現即早治療,及病患於罹病後是否亂投醫服藥或放棄治療等均有密切關係;因為早期發現癌症,在癌細胞未擴散前治療,治癒率一般來說都很高,所以平日的預防保健工作很重要。一旦發現罹患癌症,選擇認命放棄治療或病急求助於各種民俗偏方妙藥等,不但會導致生理機能衰竭,還會使癌症惡化,唯有配合醫師建議、按時治療,並注意身體保健,才是提升存活率的關鍵所在。
- Nov 21 Mon 2005 19:30
抗癌醫療費雖所費不貲 但可換來高存活率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