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退休DIY》退休理財 由源頭理起
■ 劉凱平

退休理財規劃就好比一條河,有上下游之分。如果河流上游水源遭到污染破壞,下游沿岸居民就不會有足夠乾淨的水源可用。大陸近年黃河下游發生缺水斷流,松花江最近發生工業污染導致下游俄羅斯向中國政府索賠就是鮮活例子。
退休理財規劃的重點在於規劃而非理財,是從年輕到退休的全生涯規劃,因此是需要趁早從長計議的。退休理財規劃這項人生重大課題就如同治理一條河,上游的工作就是記帳、現金收支管理、債務管理以及在兼顧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努力撙節開支,儘量儲蓄以支應日後退休生活的需求。 年輕時任意隨性揮霍,沒有良好的記帳習慣,就很難辨識那些開支是不需要的或是可以遞延消費的。沒有良好的現金收支管理就很難產生結餘,日常生活沒有結餘還談甚麼長遠的退休理財規劃,上游缺水,下游肯定是苦旱。

道理淺顯易懂,多數人作不到的原因出在於知易行難,是大家既不重視也不願意身體力行。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卡奴問題,就是退休理財規劃上游出現問題的一個最佳例證。

許多退休理財規劃上游不順的人步入中年,也就是理財規劃的中下游時,才猛然驚覺到退休理財規劃的重要性,悔恨自己沒有及早準備,不得不急著想趁時日無多的工作生涯迅速積聚財富以安享晚年。遺憾的是這些已屆不惑、知天命之年的人又由於正確認識風險的觀念淡薄,經常是在不知不覺中讓情緒左右自己的判斷,結果反而與自己的中長期理財目標漸行漸遠。

投資有價證券要求獲利必須低買高賣的道理無人不知,然而多數人卻做不到。這種怪現象除了金融機構的過度銷售外,最主要原因與投資人的報酬率商數(Performance Quotient, PQ)不足及缺乏理性不無關係。投資人在不認識報酬率、風險及時間三者關係的情況下追求獲利。

大家願意花時間研究技術分析、研判上市公司的營運狀況,但是鮮少有人瞭解金融市場的長期規律、資產類別的特性、人性的弱點及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特性。國內長期理財經驗不愉快的投資人不知凡幾就是知難行易的最佳佐證。(作者是台灣認證理財顧問協會秘書長)

【2006/03/20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g07 的頭像
    meg07

    Meg 的 生活記事

    meg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