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永遠美滿幸福,但是,人生中有許多事情是不可避免的;面對人生的三大風險:
(1)走得太早 - 對家人的責任未了;
(2)活得太久 - 晚年的生活所需;
(3)龐大的醫療費用準備,應該量身訂作適合自己需求的保險,才能讓生活更有保障。
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風險規劃需求,消費者可依自己實際狀況,選擇最合適的保險商品,例如:
• 0~15 歲:建議以儲備教育基金及保障為主,再搭配住院醫療保險、防癌健康保險以補健保不足。
• 15~30 歲:這個時期一般為事業起步期,應以經濟紮根為理財方針,其保險規劃建議以
低保費高保障之壽險、傷害保險為主。
• 30~50 歲:這時期的人通常為家庭經濟的支柱,風險管理主要是針對房貸、子女的教育
基金、投資等風險的轉嫁,可考慮年金保險、生存保險等險種。
• 50~70 歲:經濟基礎穩定,將面對退休後的生涯規劃,保險規劃建議以退休後生活費用
及醫療費用的分擔為考量。
規劃保險時除了考量上述年齡因素外,也應同時考量職業、身體狀況、家庭因素等因素。例如:
(一)職業:一般的內勤人員與戶外作人員所面臨的職業上風險就可能不同。
(二)身體狀況:過去的疾病史。
(三)生活習慣:是否經常從事高度危險的活動?例如攀岩、潛水,或喜歡從事 靜態文藝活
動、或酗酒熬夜等都是決定風險高低的因素。
壽險公司在市場上行銷的保險商品多達百種以上,每一種商品的保障內容與特性不同,建議消費者可參照下列原則,選擇適當的保險商品:
( 1 )認識自己的需求,決定適當的保險種類;
( 2 )瞭解自己的需要,決定適當的保險金額;
( 3 )衡量自己的能力,決定適當的保險費。
此外,消費者也可前往壽險公會網站( www.lia-roc.org.tw )利用「保險需求試算」軟體來檢視自己的保障缺口,如對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商品有疑問,亦可至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網站( www.ib.gov.tw )或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網站( www.iiroc.org.tw )之「保險商品查詢資料庫」檢視瀏覽商品內容。
一般而言,保險種類如下:
(一)人壽保險:依保障性與儲蓄性不同,分為生存保險、死亡保險以及生死合 險;其中死
亡保險又可依保險期間分為定期壽險及終身壽險。
(二)健康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因罹患疾病或遭遇意外事故,導致門診、住院醫 療或外科手
術時,壽險公司依約定給付保險金。
(三)傷害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因遭受非由疾病引起的外來突發事故,以致身體蒙受傷害,
因而殘廢、死亡或接受醫療時,壽險公司依約定給付保險金。
(四)年金保險:則是在保險契約有效期間內,壽險公司依約定於所訂定時日開始,每屆滿
一定期間給付保險金;要享有尊嚴的退休生活,做好個人未來經濟 生活 的安排,擁有
理想的生活品質,年金保險將是最佳的選擇 。
(五)投資型保險:投資型保險商品將保費區分為保險部份及投資部份,投資部份採專設帳
簿方式處理,投資的選擇權由保戶決定,投資的風險亦由保戶自行承擔,除保險契
約另有約定外,壽險公司不保證將來的收益,也不負責投資行為所致的獲利或虧損。
但其本質上仍是一種以壽險或年金險為主的保險商品。
優秀的保險業務員才可以隨時就保戶個人生活週期及經濟環境的變化,適時調整保戶所購買的保險商品,以便適應階段性保障與終身保障,一個合格的保險業務員條件包括:
(1)參加壽險公司的基本教育訓練並測驗合格;
(2)參加壽險公會「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領得登錄證;
(3)經所屬公司同意,取得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後,也可同時登錄為產險業務,並於招攬時應主動出示登錄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