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文:林瑩宜

上班族理財 保險優先

在設計公司上班的咪咪,每個月4萬多元的薪水,扣除必要的開銷,能投資的錢少之又少;去年東摳西湊做個亞洲基金的定期定額,報酬率3成,覺得好開心,可是贖回後一看,也才1萬多元而已。咪咪不禁懷疑:「專家建議要維持投資的習慣及紀律,真的是這樣嗎?」

要投資,先要有本金,就是所謂的「第一桶金」。但是人力銀行最近調查顯示,超過8成的上班族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焦慮,近4成的人財產低於50萬元。
大部分的上班族希望在30歲以前賺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最好在33歲的時候可以坐擁百萬年薪。要達到這個目標其實不難,唯有「自律」而已。自律是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釐清可能面對的問題,設定好可達成的目標,然後定期檢視自己的狀況,作適度的調整,確實地朝目標努力。

首先,我們就從人生的第一桶金講起。

第一桶金是人生中第一筆關鍵性財富,會影響甚至決定你往後的理財模式,在成功的過程中,有機會創造未來無限的可能,甚至運用同樣的模式複製成功經驗;若是不幸失敗受挫,也能從錯誤中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發現機會,用心評估可能承擔的風險,而要有方法地讓自己變有錢,唯有理財而已。

投資不等於理財

理財是什麼?很多人把投資跟理財混為一談,事實上,這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理財著重於理債,意思是,將自己的支出做有效的管理,這是比投資更優先更重要的事情;因為,唯有做好這點,才能進一步確實掌握自己有多少錢可以投資。記帳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對控制開銷有很好的效果。

第一,預留約3到6個月的生活準備金。雖然年輕就是本錢,年輕有探索自我需求及能力的權利與義務,但要找到自己喜歡又擅長的工作,有時候難免經歷工作的轉換,加上未來產業變動迅速,職場變化大,萬一人浮於事,生活必須不虞匱乏才行。

在投資方面,永豐銀行零售金融處副處長韓志宇就深信,不冒風險就沒有額外的報酬,但是在下單前必須捫心自問,能夠承擔多大的風險;如果投資100元,下跌1元就覺得很不舒服,那就不要勉強,乾脆去定存;如果下跌風險可以接受,吃得下飯也睡得著,那就勇敢慎選投資標的。

收入一成當保費

投資一定有風險,不管投資屬性再怎麼積極,投資任何工具必須留1/3資本當保命錢,讓自己有翻身的機會。很多人認為年紀愈大,投資理財就要愈保守,韓志宇以自己為例:「投資商品不是看年齡,而是投資者的屬性與經驗;一個經驗豐富的投資人,相較於資淺者,絕對有獲取更大報酬的本錢。」

接下來要考慮的是保障,沒有後顧之憂才能輕鬆理財。尤其現在人口老年化及少子化的狀況愈來愈嚴重,二代健保也瀕臨保費加重、保障縮水的危機,因此,上班族一定要為自己買一張保單,保險的順序以保障為優先考量。

年輕時保費相對便宜,以年收入的一成當成保費的基準,先買彌補健保不足的終身醫療險,次之是防患未然的意外險,這二種保險是每個人都一定要有的保障;保額大概控制年收入的10倍左右,隨著薪水的增加再作調整。保險也具有節稅功能,可以善加規畫。至於公司的團保,費率低,可以彌補年輕上班族保險的不足,也是很好的工具。

經常需要外出洽公、到國外出差的上班族,產險的意外險是相當適合的選擇,無論在國內或國外,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或是交通途中,都可享有高額的保障,算起來也比一般的旅遊平安險划算。至於非常熱門的投資型保單,因為現在已經有保險與投資1:1.3的規定,投保前一定要先檢視現在的保險及投資組合,避免重複購買,影響上班族有限資金的運用。

房貸壽險省利息

有房子的人不要忘記買一張房貸壽險保單,所謂的房貸壽險,就是投保房貸金額等值的保險,保費可連同房貸一起向銀行貸款,而也正因為銀行的債權獲得了保障,貸款的利率可以降低,長期下來也省了一筆可觀的利息。更重要的是,萬一發生不測,可讓家人免於後顧之憂,不至於流離失所,正所謂「留愛不留債」絕對是必要的。

除了買新保險,上班族亦可利用「增加保額」來提高保障。保險公司多有提供結婚、生子、或保單每滿5年可提出增加保額的優惠,一般來說,每次可增加保額的25%,最多增加到1倍保額。

例如在剛上班的前幾年、滿29歲時,就先投保400萬的終身壽險,年繳10萬1200元,也就是平均每100萬元保費繳交2萬5300元;到31歲可能會有結婚的打算時,再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增加保額100萬元,同時補繳準備金1萬9150元,保障立刻升格為500萬元,同時生效日是由29歲投保日起算。一個簡單的動作,輕鬆省下了3萬1450元的保費(25300×2-19150=31450),這是大部分保戶很少利用到的好康。

長投20年 退休免煩憂

有了保障,千萬不要忘記退休準備的重要性。隨著國人退休年歲的降低,未來出現「退休後的生命時間大於一生的工作年數」的情況,將愈來愈明顯。但是,實際上,個人在規畫退休理財時,常發生許多困難與障礙。

像是畢業後就進入金融業上班3年的小寧,薪水扣掉吃飯、交通、生活及娛樂,能夠打平就很不錯了,哪有餘錢可以規畫看來遙不可及的退休生活?雖然報章雜誌、專家學者都說,愈早開始準備,成功的機率越大;但對才20幾歲的他來說,工作生涯才剛起步,怎麼會認真思考退休生活?

富達證券最近作的市場調查結果也顯示,台灣人想在56~60歲退休的比例最高,而且面對近20年的退休生活,有6成的民眾認為,1000萬元以內就綽綽有餘。
但是,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台灣退休員工的年齡層正逐年降低,2006年的平均退休年齡已降至55.2歲,比較過去5年來、40多歲上班族退休的比例大幅增加,過去60歲以上才離開職場的狀況也不復見。
隨著醫學的進步,現代人平均壽命正逐漸延長;這意味著退休後的生命年數可能會大於一生的工作年數,退休成為人生的另一個開始,需要的退休準備金勢必隨之增加。

要累積足夠的退休金,必須有方法,而不能只靠運氣;累積豐富的退休財富要靠「方法」,其實就是「合適的資產配置+穩健的長期投資」。以台灣股市為例,上下震盪的幅度就像雲霄飛車,因此,適當的資產配置可以讓投資在可承受的風險範圍內,找到報酬更好的投資組合,確定資產成長的方向。
其次,長期持有也能有效降低投資風險。以1950年至2006年的美國股市為例,若投資於S&P500指數一年,最高可有50%以上的報酬,然而最差時的資產價值可能減損近3成;但在57個年度期間中,有13年是負報酬,即大約有1/4的機率會有虧損。

若持有時間拉長成20年,則報酬為負的機率就會降低為0%,而年報酬率還可以維持在6.5%至17.9%的範圍之間。由歷史績效觀察,同一個投資組合,持有期間愈長,報酬波動幅度愈小;由此可知,透過長期持有的投資方式,可以降低報酬波動的不確定性。

因此適當的資產配置,加上長期持有形成波動風險降低的效果,可使資產成長方向不偏離,這正是長期贏得核心報酬、創造豐富退休資產的重要關鍵。

20080310 蘋果日報 金融話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g07 的頭像
    meg07

    Meg 的 生活記事

    meg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