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電視投保 衝動型觀眾請止步
■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沒事在家拿起遙控器轉到購物台,偶爾可看到購物專家大力推銷保險商品,民眾透過電視購物頻道購買保險,具有自主性高、方便的優點,不過,最怕的是觀眾衝動之下投保,保了之後又後悔。
保險與其他商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是一個實質的商品,而是一分契約,契約中保戶承諾按時繳保費,保險公司則承諾萬一保戶出事時,保險公司願意理賠。但是契約保障的內容則每一張都不一樣。
當電視購物專家口沫橫飛的推銷這張保單的好處時,由於觀眾是被動的接受資訊,買賣之間是一種單向的型態,沒有雙向的溝通,因此,當保戶有問題時無法立即提出詢問,而電視購物專家也沒有辦法知道每一位保戶的需求在哪裡。
電視購物頻道推銷保險商品,是以「商品」為主角,訴求商品的特色、好處,而不是以「保戶需求」為主角。
一般而言,民眾要購買保險,最重要的是要擁有足夠的保障。因此,保戶如果知道自己的保險缺口在哪裡,利用電視購物頻道所推銷的保險來補足,的確是一個好方法。不過,如果民眾對保險一知半解,光是聽電視購物專家單方面的解說就決定要買,小心買到的商品並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商品。
假如民眾投保的是每年重新續保或1年期的意外險、日額型醫療險、定期壽險等,影響不會那麼大,如果真的不適合自己,保單到期時不續保就可以了。但如果購買的是10年、20年或一輩子的終身壽險、醫療險,沒有經過仔細的評估就購買,如果要解約,很不划算。
【2006/02/03 經濟日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