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仲皮膚科診所 林仲醫師 

    民間對一些常見病的看法與西醫有很大的歧異,如醫師看病時不能了解病人的想法,甚至有所誤解,那跟病人的通將有困,難治療病人也就很難得心應手。

    由於醫學院輕忽鄉土醫學的教學,使得醫護人員對本土化的東西之認知很有限,往往在面對病人時,雖然覺得自己學富五車,可是就是火知要如何跟病人對答,搞不好還因此產生挫折感,這是台灣醫護人員的悲哀。反過來說,這也是台灣病人的悲哀,由於醫護人員不懂本土的醫學觀念,所以病人講的東西醫護人員聽不懂,反之醫護人員所講的東西病人也聽不懂,病人與醫護人員互相都不滿意,這筆帳不知要算在誰的頭上。

    本文就以皮膚科門診常見的「蕁麻疹」這個疾病為例,說明病人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常跟醫師有南轅北轍的想法,甚至不同的族群還有不同的見解,這常常是醫護人員力有未逮的地。方另外一般讀者也可藉由本文了解到祖宗的東西不是永遠都對,有些觀念仍需要修正與現代化。
--------------------------------------------------------------------------------
 
    蕁麻疹是一種很癢的皮膚病,可以使病人的皮膚出現像蚊子叮一樣,一塊一塊的皮膚浮腫。這種類似蚊子叮的,形態不一的疹子皮膚科特稱為膨疹(wheal)(圖一)。膨疹可以突然出現,幾分鐘或幾個小時後就自己消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膨疹是因為皮膚內的血管擴張且通透性增加所造成的,可使皮膚出現短暫性的浮腫。

    如蕁麻疹較厲害,浮腫位於皮膚的深處時,則可見皮膚腫脹變厚,此時又稱為「血管神經性水腫」,容易見於嘴唇(圖二)、眼皮、手掌、腳掌。

    如蕁麻疹發生於喉嚨,可引起喉頭水腫及呼吸困,難嚴重時還有生命的危險。如蕁麻疹發生於消化道黏膜,則病人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的現象。

    以西醫的觀點來說,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為過敏反應,即某些人的體質特殊,體內的免疫系統對外的某種特定物質的有過敏反應。

當這些人吃到、吸進接觸到這種特定物質時,皮膚就會因過敏反應使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而發生蕁麻疹,這種特定物質就被稱為「過敏原」。可引起蕁麻疹的過敏原很多,最常見的為對食物與藥物過敏,另外蟲咬、花粉、灰塵、黴菌、動物的毛髮及皮屑等都可以使過敏的人生蕁麻疹。

    很多醫師一碰到病人長蕁麻疹,就跟病人說:「皮膚過敏」,這種講法並不正確,例如下列的蕁麻疹並不全都是過敏反應所產生的:

   *冷、熱、陽光、水也使某些特異體質的人生蕁麻疹,有的人則在皮膚被壓到的地方發生蕁麻疹(圖三)。

   *寄生蟲、細菌及濾過性病毒感染也可使人發生蕁麻疹。

   *內在疾病如紅斑狼瘡、惡性腫瘤也可引起蕁麻疹。

   *有的人在動、流汗、情緒緊張、高溫的環境、洗熱水澡時也可出現蕁麻疹,這種蕁麻疹特稱為「膽素型麻疹」。

   *有的人的皮膚在搔抓或劃過的地方會浮起來產生蕁麻疹,這種症狀就被稱為為「皮膚劃紋症」(圖四)。

   *某些遺傳疾病也可使罹患者出現蕁麻疹。

   *壓力及情緒緊張都可使所有的蕁麻疹惡化,特別是膽素型蕁麻疹。

   *酒也能使某些特異體質的人生蕁麻疹,但常常酒是使已有的蕁麻疹惡化的因素,而不是引起蕁麻疹的原因。

--------------------------------------------------------------------------------

    閩南語最常稱呼蕁麻疹為「起凊膜」(「凊」的閩南語發音為tshin,「膜」為monnh或monnh)。蕁麻疹另外的一個閩南語病名為「起凊nah」(nah有音無字),此病在台日大辭典裡寫成「起凊凹」。
「凊」這個字的意思為「寒冷」,在現代人的字彙裡已很少用到。但閩南語還保留了「凊」的兩個常用詞,一為「起凊膜」,另一為「流凊汗」,就是「冒冷汗」的意思,年輕的醫護人員一定要懂得這兩個詞彙。

    由「起凊膜」這個病名可知,閩南人認為蕁麻疹是一種與「冷」有關的疾病。蕁麻疹的客家話病名其意義也類似,閩南語。

    根據筆者的研究,閩客族群以為蕁麻疹是因為進食冰、生冷食物,或是吃了中醫所謂的「寒涼性」食物才發生的。還有閩客族群也認為「冷底」的人容易長蕁麻疹。因此閩客族群的蕁麻疹病人及其屬在就醫時,常會問醫師下列一大堆很類似的問題,如「蕁麻疹是不是吃了西瓜才發生的?」、

「我是不是吃了空心菜才長蕁麻疹?」、「蕁麻疹是不是冰吃太多引起的?」、「蕁麻疹是不是飲料喝太多才發生的?」、「蕁麻疹是不是吃了涼的東西才引起的?」、「蕁麻疹是不是涼的東西吃太多才長的?」等,搞得不明就理的醫師如墜五里霧中。由於民間對於蕁麻疹的看法與西醫的觀念差異太大了,所以西醫一定要了解蕁麻疹在閩客族群的心目中是跟「冷」有關,否則無法跟病人溝通。

    蕁麻疹的常見民間療法有使用米酒擦患處、吃麻油煎蛋、喝龍眼乾熬的湯等,其用意是想藉由中醫所謂的「溫熱性」食物來治療寒性的疾病。些治法流傳很廣,且病人往往覺得有效,疹子一下子就消失了,其實這是蕁麻疹有速起速消之特性所產生的錯覺,亦即病人不這麼做,疹子過一段時間也自己會消退,但病人卻以為是民間療法有效,使疹子消了。另外老一輩的人還認為因為長蕁麻疹的人為「冷底」,所以要多穿衣服、洗熱澡才會好,在在都說明了於老一輩人的心目中,蕁麻疹是「冷」所引發的病。

    那會不會真的有病人因吃冰引起蕁麻疹或使蕁麻疹惡化?以筆者的臨床經驗而言,的確有少數的蕁麻疹病人會如,此尤其是遇冷會惡化(如碰到冷水、冷空氣會使疹子發得更害或更癢)的蕁麻疹,這類病人就要避免進食中醫所謂的「寒涼性」的食物,或是洗熱水澡與多穿衣服也有幫忙。但

對大多數的病人而言,吃冰的食物或中醫所謂的「寒涼性」食物是沒有關係的,反而因台灣所見的蕁麻疹以熱證的病人居多,還對病情有所助益呢!

    所以從中西醫的角度來看,「起凊膜」對大部份的蕁麻疹病而言,是個錯誤的病名,由此病名所衍生出來的民間療法對大部分的病人也是錯的,不知這病名淵源於何處,因中醫也沒有類似的病名與看法。不過目前台灣仍有中醫或西醫或是受了傳統說法的影響,或是為了迎合病人,仍然告誡病人不能吃冰,這是不太對的作法。

(此段文章請參照本刊上期的拙作「溫熱涼寒-談食物的四氣」一文來閱讀,相信讀者必更能有所了解與體會。)

--------------------------------------------------------------------------------

    在大陸的中醫書籍裡,蕁麻疹有「風疹塊」、「風疹」、「風團」等俗稱,可見以中國大陸的中國人之觀點而言,蕁麻疹的原因跟風有關。為何中國人有此種說法呢?這就牽涉到中醫獨特的病因學說了。

    以現代醫學的光來看,可以引起人類生病的致病因素很多,有微生物、物理、化學因素等。可是古人並無顯微鏡,更無精密的儀器與設備來探索疾病的病原,所以中醫就另外歸納出一種與西醫不同的致病因素分類法。

中醫先把具有共同特徵的病歸納在一起,然後將疾病的這些共同特徵去模擬自然中不同的氣候變化,因而歸納出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致病因素,稱為「六淫」。這六種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徵就各自類似風、寒、暑、濕、燥、火在大自然的表現與影響。例如風的特性為來去迅速、忽起忽退、時有時無、無所不至、善於變化,所以中醫就把可以使疾病產生上述特徵的致病因素稱為「風邪」。像蕁麻疹的特性為來去甚、速起速止、病無定處、游走不定、變化多端,跟風的特性相符,所以中醫就認為蕁麻疹是因「風邪」所引起的疾病,這是中醫自成一格的思想體系,不能以西醫的觀點來思考,否則越理越亂!

    但在這裡要強調的是:蕁麻疹的特性雖然類似大自然的風,被跟「風邪」聯想在一起,可是這並不代表蕁麻疹真的就自然的風所引起的。很奇怪地現以訛傳訛,不僅中醫, 連西醫都告誡病人不能吹風,其實筆者翻遍了中醫群書,都沒有提及「病人不能吹風」這種理論!

    那還是有人會懷疑是不是真的有病人因吹風引起蕁麻疹或使蕁麻疹惡化?依筆者的臨床所見,真的是有少數的蕁麻疹病人會如,此也是常見於遇冷會惡化的蕁麻疹。但對大多數的病人而言,吹風是沒有關係的,反而因吹風讓身體涼爽,使疹子不癢呢!

    一般會問:「蕁麻疹是不是吹風引起的?」這個問題的人幾乎都是外省族群的病人,因為這是大陸地區中國人的觀念。但近幾年來此種情況似乎有所改變,已有外省籍的病人在問:「蕁麻疹是不是吃冰引起的?」反之也有閩客籍的病人問:「蕁麻疹可不可以吹風?」可見台灣的族群融合正在不斷地進行中,連醫師看病時都可以感覺得出來。

--------------------------------------------------------------------------------
    大家一定很奇怪「蕁麻疹」這個艱澀病名是怎麼來的呢?這是有典故的。蕁麻科(Urticaceae)植物其葉子長著內裝毒液的刺毛,可保護自己免于給草食動物吞。食但人的皮膚碰到毒毛就很不幸了,皮膚馬上產生蜂螫般的疼痛,還有浮腫的膨疹,這種疹子即典型的蕁麻疹。

    遠在西元前四世紀,希格拉底就已發現碰到nettle(蕁麻)可以引起蕁麻疹。所以蕁麻疹在好幾種語言裡的病名,如德文的Nesselsucht,譯成英文即為nettle rash,這是蕁麻疹的另一英文別名,譯成中文就是「蕁麻疹」。

    蕁麻疹的英文病名為urticaria,urtica就是蕁麻的拉丁文名,字源來自於拉丁文的urere,指的是碰到蕁麻後,皮膚疹子之似火燒灼般的疼痛感。

    中國人也很早就發現了蕁麻的這種特性,在明.《本草綱目.卷十七下.草之六.毒草類三十種》裡就有提到蕁麻,謂:“蕁麻生汗寧府山野中,**,其莖有刺,高二三尺。**,葉似花桑上有毛芒可畏,觸人如蜂蠆螫。“

--------------------------------------------------------------------------------
      台灣本島也有蕁麻科植物,其中赫赫有名的為咬人貓(Urtica thunbergiana Sieb. &Zucc.)(圖五)與咬人(Laportea pterostigma Wedd.),另外尚有臺灣蝎子草(Girardinia formosana Hay.)。很多人現應恍然大悟為何會吃到這些植物的苦頭。

    咬人貓是多年生草本植,見於台灣全島低至高海拔山區之林中陰濕地,其葉面、葉背之葉脈、葉(圖六)、莖均叢生毒毛,為英文俗稱的stinging nettle。

    咬人狗則是常綠喬木,見於台灣中南部海岸、溪岸以及山麓之陰濕地,葉背具有毒毛,為英文俗稱的nettle tree。

    臺灣蝎子草亦為多年生草本,見於台灣全島中海拔以下的潮濕森林地,也是一種stinging nettle。

結語

    本文所討論的內容是本土化的醫學知識,文章似乎有點艱深,但卻是醫護人員不能不懂的東西。筆者以為一個醫護人員如果只知唸西方的醫學書籍,而不想深入去了解本土的社會文化,那他終究很難當個成功的醫護人員,這段話值得想力爭上游的年輕醫護人員們深思。

圖片

圖一:典型的膨疹。

圖二:典型的血管經性水腫。

圖三:這位小孩在尿布壓的地方出現蕁麻疹。

圖四:皮膚劃紋症。

圖五:這就是人貓,攝於苗栗縣泰安鄉的耀婆山。

圖六:咬人貓葉子背面的葉脈及葉柄都生密密麻麻的毒毛。
================================================
Meg在11/20的晚上發了蕁麻疹而到醫院掛急診
發作時真的很不舒服
全身發癢
打了針後,吃了醫生開的藥
昏睡了2天後,現在正常囉
生病真的是一係很難過的事,很不舒服
昏睡,其實也不是件幸福的事
朋友還是要多多注意身體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